要想
汽車尾氣遙感檢測設備能規范使用,得到可對比的有效數據,檢測標準是不可或缺的。目前,工信部發布了行業標準《機動車尾氣遙測設備通用技術要求》(JB/T11996-2014),北京市、天津市、廣東省、安徽省、山東省、江蘇省、遼寧省、河北省、陜西省發布了遙感檢測地方標準并實施。
但是從國內性或者行業性的設備和檢測標準還處于缺失狀態,日前環保部發布了汽車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遙感檢測法)(征求意見稿),以期彌補這一空白。
1、標準規定了利用遙感檢測法實時檢測汽車排氣污染物排放限值、測量方法、儀器安裝和結果判定原則。
2、標準適用于固定式遙感檢測和移動式遙感檢測。
3、標準適用于GB/T15089規定的M類和N類的裝用點燃式發動機汽車(包括燃用汽油、氣體燃料、兩用燃料及雙燃料車輛)以及裝用壓燃式發動機汽車。
4、標準所稱汽車包括GB7258規定的低速汽車。
據了解,汽車尾氣遙感檢測技術起源于美國。1988年美國丹佛大學應用非擴散紅外線檢測技術(NDIR)開發了能同時檢測CO2、CO、HC的設備。
之后于20世紀90年代應用非擴散紫外線檢測技術(NDUV)開發了能檢測NOx的設備;2001年美國丹佛大學和沙漠研究所分別應用透射光不透明度技術和紫外線反射光探測技術(LIDAR)開發了能檢測排氣煙度的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