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obd系統就是“車載自動診斷系統”,是在車上裝一個小黑盒子,也就是行業俗稱的“T-BOX”。它能夠讀取車輛數據參數和信息,實時監測發動機運行狀況和尾氣后處理裝置的工作狀態,重要的是還能將讀取到的車輛排放數據上傳到相關在線監測平臺。
obd系統處理的基礎信息,則是由汽車的“大腦”,行車電腦(ECU,也稱發動機控制單元)產生。嚴格意義上說,obd并非是我們想象中的純硬件系統。
確切地說,它是一種以軟件系統(包含通訊方法)為主的工作機制,此種機制規定任何品牌汽車,必須以統一的數據格式傳送、存儲車輛運行的相關數據,并可通過標準數字通信端口與外界進行數據交換。
汽車obd系統的起源于1960年,彼時汽車自主診斷系統非常簡易,僅提供故障指示燈警示之類的簡單功能,并不具備太多故障定位診斷能力。但是,隨著汽車配置日漸豐富,其電氣系統也日趨復雜,對obd系統管理機制提出了更高要求。
如今的obd系統,在車輛通電或啟動后,可隨時監測全車所有相關傳感器(汽車越高檔,往往傳感器越多,這也是為何此類車輛故障信息詳盡繁雜的原因)。
當相關子系統運行異常,觸發預先設定的故障條件時,汽車obd系統會根據故障的嚴重等級,通過儀表板故障燈向駕駛員發出不同的警示信息,提醒用戶注意。與此同時,行車電腦(ECU)會儲存詳細的故障信息與故障代碼,供維修人員在排除故障時調閱,并提供維修完成后的故障信息刪除功能。